论及“核”未来,从“人造太阳”看过去|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②

2024年04月15日 20:36: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默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15日讯(记者 卢永洪 摄影报道)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1日和1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相关单位“进学校、进企业”,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为主题,共同落地开展四川省2024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系列活动。四川新闻网记者现场获悉,论及“核”未来,从“人造太阳”看过去。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肖国梁

在活动中,人们提到“华龙一号”,都会为之自豪。它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代表中国高端制造技术扬帆出海的“国家名片”。而说到“核”之未来,从核聚变与核裂变开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肖国梁带来的话题是“人造太阳”。

原来,现有核电站通过核裂变是获取能量。

未来,核聚变或将会带来真正的能源革命。

肖国梁表示,聚变能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是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可控核聚变研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令人惊喜的是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科学可行性已获得证实。

——开发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得到实验证实。

——实现可控核聚变已无不可逾越的科学与技术难题。

现在,磁约束聚变研究之HL-2M被誉为“人造太阳”,它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记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技术水平跻身国际第一方阵。目前,世界各国积极谋划和部署,攻克聚变堆关键技术,加速推进聚变能研发。

世界各国加紧谋划可控核聚变能商业化,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聚变能商用。

最后,肖国梁讲到,“可控核聚变能源是目前认识到的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早日实现聚变能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将有力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资料显示,核聚变发电厂已被公认是所有基载发电系统中最不影响环境且最安全的替代方案。

记者手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核安全观10周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据悉,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组织开展四川省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还举办核安全法律知识竞答活动,吸引广大网民参与。通过本次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公众进一步了解核安全知识,推动公众科学认识,营造良好的核安全氛围,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