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路,筑梦谱华章。五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各行各业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姐妹在改革中奋勇向前,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为迎接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四川幸福女性开设【喜迎妇女十四大巾帼奋进这五年】专栏,展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五年答卷”,今天为大家推出市州五年工作综述【雅安篇】。
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新功
——雅安市妇联工作综述
五年来雅安市妇联切实履行引领联系服务职能,组织动员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新篇章贡献“半边天”力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妇女建功立业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70余万妇女在省妇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列入雅安市“十四五”规划,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写入《中共雅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新篇章的决定》,儿童之家建设纳入省级民生实事,全市累计建有400余个儿童之家,其中100个友好型儿童之家纳入市级民生实事,牵头开展儿童友好村(社区)站点建设。
![]() |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我奋斗 家国美 喜迎党的二十大”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线上线下覆盖群众180余万人次。
全市涌现出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和集体122个,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170个,选树乡村女能人105名。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紧扣发展大局,实施“乡村女性出彩计划”“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在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四川省女科技工作者服务站。累计培训妇女1.5万余名,扶持8000余名妇女创业就业,妇女成为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志愿者2.5万余人次参与隐患排查、群众安置、心理抚慰等工作,累计争取款物518万元,服务受灾群众2.7万余人次。
广大妇女在疫情防控、抗震救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引领风尚,涌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李娟、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聘、党的二十大代表熊蕊、奋战在抗震一线的基层妇联干部常珍、吕万琼、芦华蓉等,她们同全市妇女一道,展现了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半边天”力量的使命担当。
用心呵护优化环境
用情服务完善体系
妇幼健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妇女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妇女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妇女成为推动民生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 |
380户家庭被评为全国、省、市级“最美家庭”“平安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等,擦亮儿童早期发展公益服务、科学家教进万家、家风家教示范一条街等家风家教品牌。
聚焦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教育服务等方面,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同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落地落实,启用雅安市首个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雨城、芦山、汉源新建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汉源县建设“阳光心语”家庭教育平台。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429个村(社区)开展“科学家教进万家”社区宣讲活动792场;进村(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开展“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好家风好家训巡讲”等209场;立足传承美德,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家庭助廉”系列活动140场;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等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004场。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持续落实妇女儿童维权“五项机制”,建立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婚姻家庭纠纷联动化解机制,联防联动机制不断健全;12338妇女维权热线在全市全覆盖,建立省、1207名妇女、787名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以“建设法治雅安 巾帼在行动”为主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维权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节目表演等1316场次;借助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发布妇女维权典型案例及法律知识,深化全市妇女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普法教育共覆盖妇女14.7万人次。
狠抓项目服务民生
妇女儿童幸福感足
市妇联建立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数据库,累计争取全国、省妇联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专项资金255万元,救助255名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
![]() |
实施“希望家园”农房重建援助项目,争取272万元帮助138户洪涝受灾的农户重建家园;争取100万“天使工程”项目,为我市194个乡村医生配备“天使巡诊包”,对辖区儿童提供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春蕾计划”品牌助学项目,参与“99”公益日劝募活动,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全市累计募集助学资金733万元,资助6200余名困难女童,打造依波助学、成都航空企业党员助学帮扶等品牌;引入陶行知教育基金会340万元,为全市161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提供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备;“雨童计划”儿童关爱项目、“爱有家”留守儿童夏令营等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施“千天养育计划”“女娲养育师成长计划”“儿童友好志愿服务计划”三大计划,探索0—3岁儿童早期发展公益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2022年6月1日,全国首个市、县、乡(村、社区)三级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儿童友好公益服务中心、2个县级儿童友好公益服务中心、33个村(社区)儿童友好公益服务站点,0-3岁婴幼儿总注册 1194人,累计开展“一对一”亲子养育指导课程 13057次,培训养育师377名,带动养育家庭参与志愿服务700余人次。
夯实基础改革破难
妇联组织巩固提升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政治机关建设坚强有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庆祝建党百年出彩,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夯实,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 |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完成“会改联”、区域化建设改革工作,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基层妇联领头雁行动计划”,开展组织建设、思想引领、妇女儿童维权、乡村振兴、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业就业等内容培训186期,培训执委1.5万人。召开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推动基层一线女性优秀代表有效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激发妇女工作活力。
共赴巾帼之约
共谱时代新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即将开幕
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