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路,筑梦谱华章。五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各行各业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姐妹在改革中奋勇向前,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为迎接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四川幸福女性开设【喜迎妇女十四大巾帼奋进这五年】专栏,展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五年答卷”,今天为大家推出市州五年工作综述【内江篇】。
芳华绽放写辉煌
巾帼建功谱华章
——内江市妇联工作综述
五年来,内江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妇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锚定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处处依靠妇女群众的智慧力量,积极投入内江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以奋进之姿诠释巾帼担当,内江市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发展、展现了新作为。
思想政治引领再开新局
讲好“她”声音更有温度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在温度上下功夫,积极讲好“她”声音,将思想引领贯穿工作始终。
![]() |
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实施“巾帼心向党”思想引领活动,将思想政治引领和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始终,举办“百年党史·巾帼学/巾帼赛/巾帼宣/巾帼行”系列活动,开展“精彩有她·追梦故事荟”“晨读晚诵”“最美的她”等群众性宣教主题活动195场次,覆盖20万余人次。推送“百名女性讲党史”线上学习专栏100期、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演讲比赛,凝聚广大妇女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融合创新“掌上阵地”。开辟女性特色栏目,打造“网上娘家”,创新“晨读晚诵”微信读书活动,通过宣传政策,诵读经典,润物无声传递核心价值观,近50万余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活动;推出《甜蜜内江相信每一份她力量》《致敬女性》《甜女顶起半边天》等女性典型宣传的公益短视频。
大力培树“巾帼典型”。积极推选全国和省市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文明岗)等先进典型,激发奋进争先意识。
巾帼岗位建功彰显担当
发挥“她”优势更有广度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在广度上下功夫,积极发挥“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 |
协同发展“跨界联动”。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动重庆永川、荣昌、涪陵等地妇联,签署巾帼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女企业家们“走出去”搭建平台,通过共建“巾帼扶贫家庭工坊”、举办夏布生产手工技能大赛、开展夏布绣“双学双比”活动、互推内渝文旅项目,实现两地互促共建、创新发展。
基地建设“示范领航”。成功申报“文英杏叶”全国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个、东兴区杨家镇葵扇产业等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项目3个、“内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打造“汉安夏布绣”等市级示范性专合社(基地)73个。其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东兴区杨家镇、东兴区永福镇和威远县井得制衣公司建设投资300余万元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服务当地及周边留守妇女居家就业2000多人;为受疫情影响的妇字号企业开展直播活动,带动销售38万元。
持续深化联系帮扶。健全“筛查+救助+保险+关爱”为一体的女性健康服务体系,为全市4.77万农村适龄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为232名困难妇女实施“两癌”救助,为910名困难妇女赠送“两癌”保险,用心用情守护女性健康。
妇女儿童维权措施有力
汇聚“她”温暖更有深度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在深度上下功夫,努力汇聚“她”温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培树“品牌”抓前端预防。创新“家事公益人”服务品牌,针对家事矛盾婚恋纠纷多发、个别矛盾致极端事件发生的问题,以“13523”工作模式,组建起1.5万余人的“家事公益人”队伍、搭建2000余个阵地,开展二级以上家事纠纷化解及跟踪服务,有效防范婚姻家庭“民转刑”命案发生。
积极构建“大维权”格局。深化与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医院、心理学会合作,依托“12338”维权热线、“12348”法援热线、妇联接访窗口和法律援助中心、市县救助管理站等专业机构,打造了法律援助、家暴庇护、心理疏导一体服务平台,构建共治共享现代维权新格局,提升了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 |
深化“温度+力度”关爱。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志愿者共同推进“甜蜜妈妈·温暖宝贝”计划,招募100余名“代理妈妈”,结对关爱特殊困境儿童108名,助力健康成长。隆昌市“花儿微公益”探索“妇联+”工作模式,汇聚“党政群+社会”多方力量,服务妇女儿童发展,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家庭文明建设呈新气象
引领“她”文明更有亮度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在亮度上下功夫,不断引领“她”文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
推动妇儿“两纲”上台阶。推动《内江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有序实施,妇儿健康、教育、法律等领域目标达到预期。立足所需,谋高站远,编制《内江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内府发〔2022〕15号),高位推动新“两纲”顺利开局。
![]() |
推动家庭文明结硕果。5年来,推荐全国、省级“最美家庭”“五好家庭”65户、市级“最美家庭”140余户。连续3年举办“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新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家属廉洁教育活动,通过家书家训征集、警示教育等形式轮训400余人。
推动家教建设大发展。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2场,市级部门领导班子全覆盖学习。以“立德树人·爱满家”行动为统领,每年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100余场次,覆盖人群5万余人。建设婚姻家庭学校2所,整合建成村(社区)家长学校1180所,创建省级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5个,组建内江市妇联“家教讲师团”,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服务。
妇联自身改革卓有成效
激发“她”活力更有厚度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在厚度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她”活力,做实妇联改革“后半篇”文章。
深化园区妇联改革实践。立足工业园区实际,探索“网络化组织体系、多维度引领体系、特色化服务体系、多元化保障体系”建设,创新“产业妇联+龙头企业”、小微企业组成“联合妇联”等多种组织形式,完成园区妇委会改建妇联,实现123家规模企业、260余个小微企业党建带妇建全面覆盖。其中,以四大体系推动园区妇联组织建设,采用“235”模式推进妇女议事会,架起了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
![]() |
释放“两新”组织优势潜能。在全省首创“市县妇联+行业联合妇联+团体会员(妇女小组)”(1+N+N²)两新组织党建带妇建工作模式,在1000余个两新组织中建立“联合妇联”“妇女微家”,联合制发《关于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带妇联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已建立13个行业联合妇联,联系团体会员和妇女小组940个,服务覆盖1.1万余人,实现建设破局。
巩固基层妇联组工网络。建立市级示范“妇女微家”60余个,驻外“妇女微家”3个,县区级小微组织“妇女微家”600余个,夯实妇联组织最小单元。在村(社区)、企业及社会组织中建立“妇女议事会”,引领妇女参与民主协商、辖区管理,构建城乡一体组工格局。
锻造坚强有力巾帼队伍。举办女干部主体班,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完成全市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全覆盖开展新任村(社区)妇联主席业务培训,培训基层妇联骨干近1360人次。
共赴巾帼之约
共谱时代新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即将开幕
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