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路,筑梦谱华章。五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各行各业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姐妹在改革中奋勇向前,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为迎接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四川幸福女性开设【喜迎妇女十四大巾帼奋进这五年】专栏,展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五年答卷”,今天为大家推出市州五年工作综述【德阳篇】。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时代华章
——德阳市妇联工作综述
历经五载,春华秋实。省第十三次妇代会召开以来,德阳市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妇联、省妇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始终奋战在助推德阳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乡村振兴主战场,从生产车间第一线到科技攻关最前沿,从“三尺”讲台到“白衣为甲”……撑起了德阳经济社会建设的“半边天”。
广大妇女思想水平显著提升
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更加笃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德阳市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德阳市妇联围绕妇女思想政治引领,以“德慧之家”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建立“1网+1端+2微+5号+N群”新媒体矩阵,创新推出“智慧云学习平台”,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1000余次,覆盖群众25万余人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德阳探索”》获全国“十大争做巾帼好网民优秀案例”。
创新推出品牌公益课堂——“德慧课堂”。为更好提升广大妇女儿童综合素质,德阳市妇联推出了“德慧课堂”,在注重思想引领、知识传播的同时也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通过“线上招募+线下活动”和“线下送课到家+网上吸引粉丝”两种形式良性互动,进一步拉近了妇联与群众的距离,更好地引领妇女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截至目前,举办“德慧课堂”130余期,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
![]() |
广大妇女各项能力不断强化
立新功、谋出彩的价值追求更加彰显
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燃机研发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科研女性注重细节、专注钻研的工匠精神的冯珍珍,以纤纤素手擎起大国重器;“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司法工作人员蔡朝兰,为乡村治理工作贡献巾帼力量......
这五年,全市广大妇女和各级妇联组织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建功新时代。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她们挥洒汗水;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她们大显身手;在社会服务各领域、科教文卫体等各条战线上到处激荡着女性的光荣和梦想,见证着女性的情怀和担当。她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骄人的巾帼业绩,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巾帼新篇章。
妇女就业技能水平大幅提升。1500余名妇女参加了妇女实用技能培训,10000余名妇女参加了家政培训,50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转移就业。24名妇女参加省级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及交流合作论坛。妇女能力素质持续得到提升,妇女就业稳定性持续增强,促进妇女事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 |
妇女建功示范带动成效明显。过去5年全市获评国家级、省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4个,创建德阳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68个、德阳市巾帼专业合作示范点21个、德慧·巾帼巧手屋25个,带动10000余名妇女就业。
妇女服务中心大局觉悟增强。全市广大妇女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帮扶慰问、防止返贫监测、疫情防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工作,成功创建多个“乡村振兴巾帼基地”。
2019年以来,全市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10个、巾帼建功标兵2名,省级巾帼文明岗13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个、巾帼建功标兵7名,市级巾帼文明岗48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8个、巾帼建功标兵38名。4个全国“三八”红旗手,1个省级“三八”红旗手标兵、26个省级“三八”红旗手、11个省级“三八”红旗集体、152个市级“三八”红旗手、76个市级“三八”红旗集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她们的事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真实写照,是广大新时代奋斗者、建设者的亮丽风采。
广大家庭家教家风持续向好
好家教、好家风的优良传统更受热捧
德阳市各级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打造具有德阳特色的家风建设品牌,不断增强家庭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将思念为国捐躯亲人的悲痛深深的埋在心底的黄拥军家庭,以“小家庭”彰显“大情怀”的张榆甜家庭......五年来,全市共49户荣获国、省、市“五好家庭”称号,1491户荣获国、省、市、县级“最美家庭”称号,选树100名“好爸好妈”典型、20名“好爸好妈”提名人选,12名“最美军嫂”、8名“最美军嫂”提名人选,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了全社会“争当最美、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全市建立家长学校1117个(其中22个评选为示范点),网上家长学校48个,年平均培训班次500余次,受益13万余人。线上线下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巡讲活动185场次,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不断得到强化。
![]() |
妇女儿童维权实效不断提升
守初心、有爱心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维权队伍力量更大。建立“六+N”(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巾帼维权志愿者+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N)妇女儿童“大维权”队伍,通过阵地联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维权示范站(点)1278个,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了坚实力量保障。
家事调解能力更强。健全部门与社会力量多方协同的联动维权机制,创建2个省级、7个市级妇女儿童维权示范站(点)和婚姻家事调解工作品牌,有效解决、避免民转刑重大案件发生。
法治宣传覆盖更广。在“德慧之家”微信公众号开设“德益维权”专栏并开展法治宣传135期,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平安家庭 护蕾行动”暨农村留守儿童防性侵专项活动180余场,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讲座450余场,受益妇女群众10万余人,有效帮助妇女及家庭成员提高维权能力。
![]() |
关心关爱措施更多。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192场,亲子公益活动712场。通过实施99公益日“春蕾计划”等项目资助困境女童859名。全市25-64周岁农村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性保障险购买率达100%。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推进。
志愿服务工作更实。德阳市妇联引导创建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和家庭为主阵地的女性志愿服务品牌——德阳市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创造性地开展系列便民利民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过去五年共服务群众 20余万人次、解决实际困难 2600余个,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妇联组织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破难题、谱新篇的魄力决心更加坚定
妇联组织改革全面深化。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完成全市84个乡镇(街道)、1186个村(社区)妇联换届。换届后,全市新一届乡镇(街道)妇联主席100%享受同级党政领导副职的政治、生活待遇,100%村(社区)“两委”有女性,100%村(社区)妇联主席进村(社区)“两委”。
妇女工作阵地更加坚强。建成省级妇女之家2个、市级妇女之家18个、县乡村三级妇女之家1211个,创建市级妇女微家20个、县乡村三级妇女微家178个,夯实妇女工作阵地保障。
妇女参政议政比例提高。全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达到27.76%、28.16%、29.71%;市县乡村领导班子均配备了女干部。
![]() |
凝聚巾帼力量,谱写时代华章。过去五年,德阳市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向未来,德阳市各级妇联组织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锚定“重返前三”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团结引领全市妇女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共赴巾帼之约
共谱时代新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四川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即将开幕
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