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3日讯(记者 卢永洪 张妍)在昨(12)日举行的全国低碳日四川主场活动中,“近零碳排放园区研讨会”在成都市金堂县举行。研讨会上,四川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等近零碳园区试点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园区开展试点一年来的情况。
2022年4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启动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同年8月,四川公布了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标志着全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 |
四川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资料图片)
四川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居经开区)自2022年正式入选近零碳园区试点以来,在省、市环保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积极探索试点途径,细化落实工作方案,着重从绿色招商、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三个方面,持续推动园区实现近零碳。
安居经开区以“3+2”主导产业为发展定位,共规划化工产业园、天齐绿色低碳产业园(遂甘园区)、中国氟硅专精特新示范产业园区、安居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4个园区。园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先后获得“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入选四川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目前,入园企业134家,规上企业62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2.26亿元,同比增长101.19%。其中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36.48亿元,同比增长264.99%,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值32.78亿元,同比增长11.12%。
![]() |
图为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安居园区)·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资料图片)
严格准入 落实政策
在招商中“补链”“强链”
安居经开区充分考虑国内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园区准入,列出准入“负面清单”,对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奖补。园区将涉及燃煤、重油、渣油锅炉等高污染燃料的项目,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今年已有3家企业因不符合产业布局、能耗高、产出率低等原因被拒绝入园。对符合标准进入园区项目,优先引入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着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项目。同时,对符合准入要求,建成后排放量能达到国内领先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的招商奖补政策,鼓励企业降低单位能耗,提高产出效率。2023年上半年,园区已经兑现奖补4568.36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将兑现奖补1亿元。
园区大力实施“补链”招商和“强链”招商,今年已招引绿色产业配套项目2个,共计投资80亿元。同时,园区还致力于推进循环化改造,现已形成以低碳农业、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业组成的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成功入选省级循环改造试点名单。
支持升级 优化结构
全循环化产业链助力绿色发展
安居经开区积极支持企业绿色升级,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试点以来,先后引导四川江淮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设备,实现废气排放同比下降51%,在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中成功升级为B级企业;引导四川裕宁投资2亿元建成中水回用系统,实现了废水循环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绿色企业、绿色工厂。
园区还围绕“基础锂盐-锂电材料-电芯制造-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梯次回收利用”全循环化产业链,促进废弃物循环化、资源化利用,提高企业间产品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2022年,园区绿色工业产值较2021年提升186%。目前,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工厂在园区绿色产业占比已达到83.5%。
淘汰落后 鼓励技改
清洁能源使用率已达到100%
试点以来,安居经开区坚定淘汰落后能源设备,鼓励企业技改升级,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充分发挥行业先进的典型示范作用。目前,园区企业能源使用均为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已达到100%。
园区全面淘汰煤炭等落后能源,已淘汰高能耗落后电机两台、老旧设备52台,预计同比提升产量约20%;鼓励企业建设光伏项目2家,全绿能企业达到26家。以遂宁源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遂宁安居园区配套扩建氮气项目为例,该项目技改生产一年,可为园区节能减排工作折25000吨标准煤。在能效利用上,入驻园区的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的石墨化箱体炉”专利,能耗量下降至1.1吨标准煤,低于行业综合能耗1.57-2.17吨标准煤,达到节能能耗30%-50%!
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是一项从未尝试的、充满挑战和探索的工作。安居经开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从能源、产业、建筑、交通、资源、碳汇、模式创新、运营管理和宣传培训等9个方面,立足绿色产业发展,做实绿色服务,全力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进程,在2025年前,实现近零碳排放园区的低碳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发展和能源消耗达到高度平衡,最终实现近零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