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8日讯 7月15日,以“崇信守安全 携手护未来”为主题的2022四川校园食品安全论坛在成都举行。由四川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的此次论坛,旨在响应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主题,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协会、媒体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商校园食品安全品质提升之路,携手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 |
四川省学校基本建设与后勤产业中心副主任蒋鹏飞出席论坛并致辞,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处二级调研员李元荣、四川日报社编委会委员钱国康,各市(州)教育、市场监管系统相关负责人,校园食品相关产业链企业代表以及省市部分媒体代表出席论坛。
![]() |
近年来,四川深入贯彻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压实责任链条,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坚决筑牢食品安全每道防线。特别是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通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教育、食堂餐食膳食平衡、食材配料严格甄选等一系列举措,四川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建立合理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减少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提高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 |
论坛上,川观智库发布了校园食品安全热搜大数据动态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近一年来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公开报道数据中,“明厨亮灶”相关数据量最大。“双随机、一公开”“食品留样”“校长(园长)负责制”“‘食育’计划”等关键词热度均较高。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创新做法中,“实时监管”“智能晨检”与“智能留样”热度较高。四川省对于“实时监管”的报道数量在近几个月一直呈现走高趋势,说明四川正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方法。在对四川各市州出台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政策等报道的盘点中看到,成都市近1年来,校园食品安全相关话题热度最高,位居全省第一;位居第二的广元市相关数据有321条,自贡市位居第三。雅安市在科技赋能、探索创新做法的发布数据量最多。
![]() |
论坛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云,带来主题演讲——营养与食品安全从校园抓起,从如何正确认识食品安全、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如何更有效智能监管等方面传递了食品安全“新理念”。
![]() |
在“同心护食安”沙龙环节,成都市新都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管理科副科长杨静、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总务处主任黄玲、君华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海军,从政府、学校、企业的不同角度,共同探讨如何攻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难题,提出了提升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 |
潘海军分析表示,食材来源分散等是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和难题,由于缺乏先进的物联网检测设备,导致流入学校食堂的食材安全性无法有效掌控。要实现更高级别的监管以及监管的实时互动,则需要AI人工智能监控设备的助力。
![]() |
论坛还现场连线雅安市汉碑慈济小学食堂,通过四川日报记者的实地探访,共同感受智能化监管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论坛上,来自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四川有限公司、新希望华西乳业、康师傅、芭夯兔、锦弘兴盛等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共同发布四川校园食品安全守约倡议,号召社会共同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构建社会共治的校园食品安全体系。
论坛现场,四川国际童声合唱团还演绎了国家食品安全宣传歌曲《蓝蓝的梦》。(周燃)
(论坛组委会供图)